发布日期:2025-08-08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上海实业控股(00363.HK) 深度报告:高速&水务基本盘稳固,静待地产&烟草边际改善
化工行业月报:农化行业:2025年7月月度观察-钾肥、草甘膦价格上行,磷肥出口价差扩大
化工行业月报:农化行业:2025年7月月度观察-钾肥、草甘膦价格上行,磷肥出口价差扩大
机械行业周报:制造成长周报(第25期)-国常会推进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湖北设立百亿元人形机器人母基金
机械行业周报:制造成长周报(第25期)-国常会推进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湖北设立百亿元人形机器人母基金
海外市场专题:美股科技互联网25Q2财报总结:AI显著拉动云和广告需求,Capex投入商业化闭环
海外市场专题:美股科技互联网25Q2财报总结:AI显著拉动云和广告需求,Capex投入商业化闭环
极智嘉-W(02590.HK) 海外公司财报点评:全球AMR解决方案头部提供商,软硬结合打造强用户粘性
极智嘉-W(02590.HK) 海外公司财报点评:全球AMR解决方案头部提供商,软硬结合打造强用户粘性
百胜中国(09987.HK) 海外公司财报点评:同店销售增速重新转正,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百胜中国(09987.HK) 海外公司财报点评:同店销售增速重新转正,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金融工程专题报告:金融工程专题研究-财务报表中的Alpha因子扩容与增强
金融工程专题报告:金融工程专题研究-财务报表中的Alpha因子扩容与增强
上海实业控股(00363.HK) 深度报告:高速&水务基本盘稳固,静待地产&烟草边际改善
公司为上海实业集团核心上市平台。1996年,上实集团分拆核心资产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上海实业控股(0363.HK)成立,公司是首批在港上市的红筹公司之一。经过逾三十年的发展,上实控股已成为一家以基建环保(包括收费公路、污水处理及固废处理等)、大健康、房地产和消费品(包括南洋烟草及永发印务)四大核心业务为主的综合性企业。
基建环保:高速水务基本盘稳固。1)高速:公司拥有京沪、沪昆、沪渝三条高速公路上海段的特许经营权,它们分别连接上海市往西北、西南、正西方向,以及连接上海和浙江省沿海城市的重要通道,车流量及通行费平稳增长,为公司提供稳定收益和经常性现金流。2)水务:公司目前有两个水务业务平台,分别是在新加坡和香港上市的上实环境和未上市的中环水务,合计日处理产能超过2000万吨/日,居于全国前列。
大消费:销售结构优化。该板块包括两家企业-- 南洋烟草和永发印务 -- 均属行业龙头,业务范围包括烟草,印刷及纸品。受疫情和香港两次增加烟税影响,烟草业务2019年后陷入困境。但随着马来西亚工厂投产,海外收入占比提升,2024年南洋烟草净利润同比增长86%至5.6亿港元。
为什么当前时点我们继续看好上实控股?1)出售粤丰环保股权回笼大量现金:近年来公司分红维持在0.9-1港币/股,自由现金流已转正,再叠加2025年5月公司出售粤丰环保19.5%的股权回笼现金23.3亿港币,分红有望提升。2)低估值高股息性价比凸显:对比港股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公司从分红率、股息率、估值角度均具备性价比。
风险提示:分红提升不及预期;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权无法续期;地产板块业绩持续下滑;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烟草业务海外拓展不及预期。
海外ESG热点事件:海外ESG发展呈现监管强化、技术创新与资本扩张并存态势。政策层面,美国佛罗里达州对SBTi和CDP启动反垄断调查引发市场寒蝉效应疑虑,欧盟委员会推出中小企业自愿披露标准(VSME)及EFRAG提议简化ESRS以减轻企业负担,日本则公布制造业碳配额分配框架(GX-ETS);绿色技术领域,Climeworks在沙特测试移动式DAC装置效能,Boomitra在博茨瓦纳启动生物质碳封存项目,安森美联手英伟达开发高效数据中心架构,谷歌推出AlphaEarth革新环境测绘并投资印度绿色数据中心;资本流动方面,CRH收购Eco Material强化可持续水泥供应链,Nuveen为C-PACE贷款基金募资7.85亿美元,纽约州设立2160万美元零排放交通基金,劳埃德银行推出碳与自然市场业务,巴克莱银行可持续金融收入达666亿美元;国际合作亦有进展,中国注资巴西热带森林基金(TFFF),《湿地公约》大会通过中国候鸟保护提案。
国内ESG热点事件:国内ESG发展呈现政策驱动、市场深化与产业升级协同推进格局:政策端,九部门印发《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方案(2025—2030年)》实行闭环管理,国家育儿补贴制度惠及2000万家庭降低养育成本,香港金管局发布稳定币监管制度实施全流程管控,金融监管总局推动“惠民保”规范化发展;绿色市场建设方面,全国CCER自愿碳市场成交额突破2亿元,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3.71亿个(1—6月)强化可再生能源认证,中注协就可持续信息鉴证准则征求意见接轨国际;产业转型领域,中国船级社与比亚迪合作推动绿色水运标准建设,上海启动零碳园区申报并发布建筑业优质供应商名录,GRESB入驻苏州ESG产业创新中心启动制造业专项调研推动标准本土化。
学术前沿:2025年7月24日,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科学》杂志(Science)发表最新成果《调控植物-土壤反馈,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Steering plant-soil feedback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该研究由王光州副教授、张俊伶教授、张福锁院士等等学者合作完成,首次将“植物-土壤反馈”理论引入农田生态系统,揭示了土壤“越种越好”的反馈机制,为土壤健康管理提供绿色方案;2025年7月28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程天海团队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开发了一种精准量化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的新方法,并基于该方法对全球垃圾填埋场进行了系统评估,发现填埋场的甲烷排放受管理方式影响显著,其中露天垃圾场的甲烷排放平均强度是卫生垃圾场的4.8倍。相关成果于北京时间2025年7月28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的刘亚群以通讯作者身份,在环境科学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发表题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植被动态变化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论文,揭示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植被动态变化的异质性影响,建议建立生态保护长期投入机制。
风险提示:(1)海外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波折;(2)全球经济增长和低碳环保间权衡取舍对ESG投资节奏的短期扰动;(3)文中个股或产品仅做统计汇总,不构成投资推荐依据。
化工行业月报:农化行业:2025年7月月度观察-钾肥、草甘膦价格上行,磷肥出口价差扩大
钾肥供需紧平衡,国际钾肥价格持续上行。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钾肥需求国,而钾肥资源供给相对不足,进口依存度超过60%,2024年我国氯化钾产量550万吨,同比降低2.7%,进口量1263.3万吨,同比增长9.1%,创历史新高。截至2025年7月底,国内氯化钾港口库存为182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95万吨,降幅为34.39%。未来由于粮食生产安全愈发被重视,预计国内钾肥安全库存量将提升到400万吨以上。7月国产钾受减产检修影响,库存维持低位,发运总量紧张;进口钾港存同比下滑20.11%,新船到港缓慢叠加边贸现货紧缺,现货流通持续受限。7月百川氯化钾均价从3239元/吨拉涨至3399元/吨,月底回落至3230元/吨企稳。国际市场方面,7月北美厂商上调颗粒钾离岸价至410美元/短吨(FOB),巴西因南美季节性需求转弱,8月船期成交价回落至360美元/吨(CFR);亚洲因印尼、孟加拉相继启动标购,采购韧性凸显。
磷化工行业的景气度取决于磷矿石价格的景气度,看好磷矿石长期价格中枢维持较高水平。近两年来,我国可开采磷矿品位下降,开采难度和成本提升,而新增产能投放时间周期较长,同时需求端以磷酸铁锂为代表的下游新领域需求不断增长,国内磷矿石供需格局偏紧,磷矿的资源稀缺属性日益凸显,30%品位磷矿石市场价格在900元/吨的高价区间运行时间已超2年。据百川盈孚,截至2025年7月31日,湖北市场30%品位磷矿石船板含税价1040元/吨,云南市场30%品位磷矿石货场交货价970元/吨,均环比上月底持平。
海内外磷肥价差扩大。2025年磷肥出口政策延续总量控制原则,强调“国内优先、适当出口、自律出口、以外补内”,出口配额较去年有所缩减,但窗口期集中于5-9月,法检时间优化至半个月。出口配额分两批发放,首批集中在5-9月高峰期。7月30日磷酸一铵波罗的海FOB现货价与湖北地区市场价价差约1707元/吨;中国磷酸二铵FOB价格与山东地区市场价价差约1451元/吨。当前海外磷肥价格显著高于国内,拥有磷肥出口配额的企业有望受益于海内外磷肥高价差带来的利润增厚。
农药“正风治卷”三年行动开启,农药板块下行周期见底。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下跌时间超3年,较高点跌幅近2/3,当前农药价格和农药板块股票处于相对低位。需求端南美粮食种植面积持续增加使得农药需求增加,前期下游采取按需采购及低库存策略,使得今年旺季时补库需求强劲。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供给端印度、美国农药出口增量有限,中国农药出口大幅增长,农药行业资本开支同比增速已连续4季度转负,次轮行业扩张期渐入尾声。我们认为农药行业下行周期已经见底,看好需求拉动及行业反内卷行动背景下农药价格整体上涨。
风险提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风险;农化产品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产能扩张导致的市场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国际贸易风险等。
机械行业周报:制造成长周报(第25期)-国常会推进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湖北设立百亿元人形机器人母基金
行业动态:人形机器人-7月27日,领益智造与强脑科技达成战略合作,聚焦灵巧手等硬件领域;7月27日,腾讯联合福田实验室发布开放平台Tairos,打造机器人“钛螺丝”;7月27日,湖北设立100亿元母基金,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与应用领域。低空经济-7月30日,粤港澳大湾区首条城际长航无人机物流航线开通。
政府新闻:人形机器人-7月31日,国常会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低空经济-7月31日,深圳市发布《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
公司动态:人形机器人-7月30日,逐际动力发布全自研全尺寸人形机器人LimX Oli;7月30日,极智嘉成立全资子公司,进具身智能领域;8月1日,恒勃股份与DMI设立合资公司,聚焦改性材料在多领域应用
重要事件前瞻: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2025年7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会议指出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市场、应用场景等优势,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我们认为顶层设计支持AI在经济社会领域加速落地,强化强化算力、算法、数据供给,AI基建产业链端将先行受益,人形机器人作为AI落地终端也将同步加速发展。
消费政策刺激未来仍有加码空间,个股中报预计仍延续分化。今年以来,国内政策聚焦内需消费刺激以及供给侧反内卷,随着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实施,为未来消费复苏创造健康积极的环境:1)供给端: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后,电商行业开始探索良性竞争模式。国家发改委与市监总局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将进一步整治低价无序竞争行为,促进行业有序竞争。对于消费品龙头企业,将在供给侧有助于引导从“比补贴”回归到“比品质”和“比服务”的理性竞争轨道。2)需求端:7月28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育儿补贴政策的落地有较强的政策信号意义,不仅有望提高家庭消费能力,同时也给予了家庭更大的消费自主权,同时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也继续强调了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后续助消费、稳就业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出和更新值得期待。
流动性和市场成交活跃度方面,本月北交所股票成交活跃度与上月微降,单月成交数量和成交金额为267.63亿股和5855.84亿元,环比分别下降0.9%和3.7%。两融方面,北交所7月两融余额创历史新高,日均值达到60.45亿元,环比上升9.51%。全月有9个交易日两融余额在60亿元以上。
估值方面,截至7月31日,北证50指数市盈率(PE-TTM)为48.04倍,处于近两年85.15%的分位数水平,市净率(PB-MRQ)为9.34倍,处于近两年91.13%的分位数水平。股息率为0.74倍,处于近两年7.23%的分位数水平。按行业来看,以各行业的市盈率中位数排序(剔除负数)计算机市盈率最高,为125倍,其次为建筑材料(107倍)、通信(105倍)、轻工制造(78倍)和电子(76倍)。
本月北证50指数呈现匍匐状态:月初开盘后短暂企稳后逐步承压下行,中下旬回升抵抗后加快回调,最终全月收跌1.6797%。本月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全程处于基线。北证双指数本月与其他主要指数形成显著反差,沪深300、科创50与创业板指分别收涨3.5444%、4.4305%、8.1420%。
从行业本月的回报表现来看,北交所行业涨跌互现,下跌居多。上涨行业为建筑装饰、医药生物、建筑材料、纺织服饰、环保和社会服务。收跌较多行业为交通运输、通信、国防军工、传媒和汽车。本月涨幅靠前的个股分别为:鼎佳精密、恒立钻具、基康技术、佳合科技、五新隧装、锦好医疗、国义招标、三元基因。
政策与重要事件更新。2025年7月,北交所政策主线围绕信息披露精准监管、程序化交易风险防控及中介责任压实展开核心动作。贯穿政策布局的监管逻辑体现“零容忍”与“穿透式监管”双重维度。政策组合拳已初步显现优化市场结构与提振市场信心的积极效应。
风险提示:业绩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贸易冲突、美国科技禁令的风险,流动性风险。
海外市场专题:美股科技互联网25Q2财报总结:AI显著拉动云和广告需求,Capex投入商业化闭环
云持续供不应求,前期Capex投资强势公司率先收入加速,目前供给侧受限于芯片、数据中心建设时间,预计供给压力将持续全年。
规模效应逐步显现,举例谷歌云自23Q1起利润率持续爬坡,当前距离其他云厂仍有差距;
AI投资周期,折旧摊销压力逐步增加,AWS与微软云OPM均有所下滑,微软云因投资周期开始早、云率先加速OPM已有企稳趋势,预计未来一年伴随Capex增加各家云业务利润率将有所分化。长期预计AI云利润率与传统云相似。
AI持续拉动整体数字广告市场空间,主要体现在拉动用户使用时长及广告价格。本季度为Meta自23Q4以来,连续第七个季度实现广告业务量价齐升。传统搜索类广告,谷歌由于增加AI Overview问题解析,推动用户使用搜索时长增长。
需求:美国零售销售额同比+4%,关税尚未对需求和商品价格产生影响,电商线上化率持续提升。
亚马逊继续致力于降低履约成本,通过直达通道(包裹从履约中心直达配送站,无额外中转)处理的订单比例同比增长超过40%,包裹的平均运输距离减少12%,每件商品的平均处理次数减少了近15%,并将更多商品装入同个箱子减少包裹数量。
中信银行是一家大型全国性股份行。中信银行是中信集团旗下的全国性股份行,公司治理结构稳定,资产规模、创收能力、网点布局等均处于上市股份行前列,是一家大型股份行,2024年末总资产超过9.5万亿元。
中信银行零售转型成效显现,对公业务根基深厚。(1)中信银行不断提高零售业务的战略定位,零售转型持续推进。2021年中信银行提出“新零售”战略定位,2022年将零售业务提升至“第一战略”地位。近两年行业整体面临零售资产质量压力,但中信银行2024年年报中强调坚定践行“零售第一战略”,彰显其战略定位更加注重长远发展。近两年中信银行零售AUM、零售客户数等快速增长,零售贷款占比、零售业务营收贡献也提升至高位,零售业务转型成效显现。(2)中信银行长期深耕对公业务领域,对公业务仍具优势,在战略转型过程中起到压舱石作用。近几年中信银行对公客户数量、对公存贷款规模稳定增长,对公业务资产质量稳中向好。负债方面,中信银行在对公交易结算业务优势显著,对公活期存款占比居股份行首位;资产方面,背靠中信集团,中信银行在对公综合融资方面也具备优势。
中信银行盈利能力赶超股份行整体水平,资产质量表现相对较好。从财务分析来看:(1)中信银行ROE和ROA自2023年开始赶超股份行整体水平。从杜邦分解来看,公司盈利能力相对改善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负债成本和“手续费净收入/平均资产”贡献较为明显,前者主要得益于交易结算银行建设带来的活期存款优势以及“稳息差”经营主题下主动加强负债久期管理等,后者则得益于零售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和传统对公收入使得手续费收入降幅相对较小,显现出零售转型的成效和对公业务的压舱石作用。(2)公司近两年的收入利润增长略快于股份行整体水平。(3)资产质量方面,中信银行对公贷款的不良率持续下降,但零售贷款不良率近两年持续上升,与行业整体趋势一致。不过横向来看,中信银行的零售贷款不良率在股份行中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不良生成率也优于股份行整体水平。
金融工程专题报告:金融工程专题研究-财务报表中的Alpha因子扩容与增强
财务因子挖掘的两个维度:一个财务因子的生成范式可总结为:定义一个运算规则(算子),按此规则将几个财务指标计算得到因子。数据方面,我们采用三张报表、预告、快报与财务附注中的指标作为数据源;算子方面,我们参照常见因子的构建方式定义了14个算子,最终挖掘得到约10万个因子。
挖掘财务因子的筛选:大多数挖掘因子的RankIC均值在0-1%区间且多空年化收益在0-2%区间,不能提供有效的选股信息。为此我们根据RankIC均值的绝对值高于2%、年化RankICIR绝对值高于1.5,多头月均超额高于0.3%,多空月均收益高于0.6%的标准初步筛选出4427个有效因子。
因子扩容视角一:改进算子提升经典因子绩效。鉴于比值算子易受分母极端值的影响,我们提出了截面分位差算子来解决这一问题。改进算法计算得到的新因子相比经典因子在多头与空头月均超额方面有明显改善。
因子扩容视角二:加入新数据带来增量信息。我们引入财务附注数据构建附注类因子,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附注复合因子RankIC均值4.78%,年化RankICIR为2.69,RankIC月胜率83.78%,多头月均超额0.77%,空头月均超额-1.02%。此外,财报中的非核心指标也蕴含增量信息。引入预告和快报数据使得我们提前得知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情况,为经典因子的构建提供更及时的信息。
传统因子合成方法存在的问题:对现有因子库中的因子全部合成虽选股能力优越,但面对大量挖掘因子时,若不考虑风格直接合成则容易导致复合因子风格偏离的问题,使得复合因子表现不稳定。
因子关联度的定义与因子聚类:我们提出“分组加权法”定义因子关联度,并根据因子关联度对传统因子进行Leiden聚类,最终得到价值、低波、成长、分析师预期、高频、反转、公司治理与时序分位点这8个类别。
聚类复合因子:我们将上述8个类别中的因子合成为8个大类因子后再将大类因子合成得到聚类复合因子,因子在RankIC均值、年化RankICIR、多空月均超额等方面均优于全部因子直接合成的结果。
聚类增强因子:根据新挖掘因子与8个大类因子的多空相关性对每个类别进行扩容,并采用增量筛选方法对各类别的因子进行筛选,最后合成聚类增强大类因子。合成后每个聚类增强大类因子相比原大类因子表现有提升,将聚类增强大类因子进行合成得到最终的聚类增强因子。
聚类增强因子表现:因子RankIC均值12.08%,年化RankICIR高达5.32,RankIC月胜率92.67%。因子多头月均超额1.62%,空头月均超额-1.91%,多头年化超额25.1%,空头年化超额-24.3%。此外,聚类增强因子在各宽基指数以及不同风格股票池中的表现相较传统复合因子也有显著提升。
市场情绪:今日收盘时有69只股票涨停,有2只股票跌停。昨日涨停股票今日收盘收益为2.94%,昨日跌停股票今日收盘收益为-1.59%。今日封板率76%,较前日下降2%,连板率23%,较前日下降7%。
风险提示:市场环境变动风险;本报告基于历史客观数据统计,不构成投资建议。